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接下来要讲述的两个故事最初是在其他网站上看到网友简单提及的,我在此只是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和润色。其中一个故事与甘宁有关,另一个则涉及杨修和荀彧。
一、名将战败的尴尬原因
话说刘备称帝后,迅速对孙权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孙权麾下的名将、老将甘宁自然不会错过为君主效力的机会。尽管他身患痢疾,却坚持要参与前线的阻击行动。孙权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于是,一代名将甘宁带着病体上了战场,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刘备复仇大军,最终不幸阵亡。
当时,甘宁遇到了蛮王沙摩柯,竟然掉头就跑。这显然不符合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将的作风。事实上,甘宁并非因为害怕而逃跑,而是因为肚子疼痛难忍,快要憋不住了。过了一会儿,沙摩柯追上并找到了甘宁,发现他正躲在一棵树下。显然,他正在解决内急。于是,沙摩柯射出一箭,结束了甘宁的生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勇敢的人也怕拉肚子,这与“功夫再高也怕菜刀”的道理相似。
二、小聪明造成阴差阳错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导致荀彧过度解读而自杀,这个故事许多三国爱好者都耳熟能详。一般认为曹操是故意的,因为荀彧反对曹操称王。然而,事实上,荀彧自杀后,曹操非常难过。究竟是后悔还是作秀?
我并不赞同用厚黑学来解释所有事情。我认为这件事可以有既合理又不虚伪的解释。这一切都要从杨修说起。
有一次,北方胡人送给曹操一盒酥,上面明确写着“一合酥”。曹操不缺酥,便打算将它送给自己的老部下荀彧。没想到快递员还没来得及取货,杨修带着两个文人闯进了曹操的办公室,发现了酥,硬是将酥的名字解释为“一人一口酥”,并且吃得所剩无几。这个桥段相信大家都知道。等曹操回来后非常不高兴,但杨修解释得巧妙,曹操也就没有追究,只是不耐烦地将酥的盒子盖上,吩咐佣人快点拿走。佣人误解了曹操的意思,以为仍然要送给荀彧。于是,悲剧发生了。荀彧收到了一个空盒子,一开始十分困惑。经过反复思考,他认为曹操的意思是“你违背我的意愿,以后的结局就是没饭吃”,因而选择自杀以明志。
等曹操回过神来,他难道想不到这一切都是杨修贪嘴导致的吗?因此,曹操在心里记了杨修一笔账,这也是后来汉中之战时曹操斩杀杨修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