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2025年注定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份!
许多事情,过去连想都不敢想。
但在今年,它们都有可能发生!
刚刚,一条令人惊讶的消息传来:北约各成员国已达成一致,决定将现任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任期再延长一年。
消息还透露:北约将在下周正式宣布这一决定。
乍一看,可能有人还没意识到这背后的含义。
换个说法,事情就更加清晰了:作为全球最大的军事联盟,北约现在竟然连一位新秘书长都推选不出来!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讽刺?
这条消息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玄机。
这实际上是北约成员国之间表面平静、实则激烈的内斗!
各成员国心怀鬼胎!
甚至连美国总统拜登都无法摆平!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让我们回顾一下,自去年以来,围绕北约秘书长这一职位,各国之间展开了怎样的明争暗斗!
首先,有两个人暗中活动,表示有意角逐北约秘书长一职。
他们是谁呢?
第一位是爱沙尼亚总理卡娅·卡拉斯。
提到爱沙尼亚,大家通常会想到“波罗的海三小国”这个词。
这个国家确实很小:
面积仅有4.52万平方公里;
人口呢?
133万。
从人口规模来看,它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么小的国家的总理,居然还想当北约秘书长?
但卡娅·卡拉斯并不这么认为。
为什么呢?
虽然爱沙尼亚小,但卡娅·卡拉斯可是标准的“官二代”!
她的父亲西姆·卡拉斯曾担任爱沙尼亚央行行长,后来从政,创立了改革党,并先后担任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和总理。
西姆·卡拉斯非常擅长政治运作,卸任总理后,还担任了欧盟委员会副主席。
卡娅·卡拉斯能成为爱沙尼亚总理,背后离不开她父亲的支持。
既然有如此强大的背景,她为何不能争取一下呢?
因此,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卡娅·卡拉斯对俄罗斯表现得极为强硬。
例如,她曾表示:欧盟国家冻结了俄罗斯的资产,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彻底没收这些资产,并将其交给乌克兰!
她还呼吁:我们必须扩大军备生产,全力支持乌克兰!
她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
她总是走在前面,美国稍有动作,她立刻跟进!
绝对的强硬派!
几乎就差直接宣布与俄罗斯开战了!
另一位竞争者是谁呢?
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娅·弗里兰。
她毫不掩饰自己的背景,直接亮出了“家底”:知道吗?我的家族原本就是乌克兰人!
她还透露:我的祖父曾是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的成员!
什么是“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呢?
简单来说,就是:苏奸。
在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占领乌克兰后,一些乌克兰人与纳粹合作,杀害了大量犹太人、波兰人和乌克兰本地人。
后来苏军反攻,这些人大部分被歼灭。
克里斯蒂娅·弗里兰的祖父幸运地逃到了加拿大。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这两位竞争者主打的是什么牌?
抗俄牌!
援乌牌!
在欧美政坛,这两张牌打出后,几乎没有人敢公开反对!
结果呢?
这两张牌不仅没有奏效,反而起了反作用!
英国《卫报》后来透露:这两人打出这两张牌后,许多人摇头表示不认同。
《卫报》指出:作为反俄和扩军的“先锋”,卡娅·卡拉斯“可能并不是这一职位的理想人选”。
为什么呢?
因为北约秘书长需要“非常重视维护联盟内部团结”,化解分歧并“公开否认任何分歧”。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卡娅·卡拉斯过于激进了。
克里斯蒂娅·弗里兰呢?
她刚一出场就被否决了,起初没有给出理由,后来才透露:北约要求所有成员国将GDP的2%用于国防,而加拿大没有做到!
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都无法满足,她怎么能胜任北约秘书长呢?
看到这个理由,克里斯蒂娅·弗里兰肯定欲哭无泪!
为什么呢?
加拿大四周都是美国!
如果加拿大加强军备,唯一的潜在敌人会是谁?美国啊!
不想让她担任秘书长,可以找其他理由嘛!
为什么要用军费这么个清新脱俗的理由呢?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
这两人过于激进,可能会把北约拖入危险境地!
明白了这一点后,卡娅·卡拉斯和克里斯蒂娅·弗里兰肯定感到无奈:我们只是揣摩大家的心意,倾情出演而已,你们何必这么认真呢?
但无论如何,这两人还是出局了。
有了前车之鉴后,又一位竞争者登场了。
她是谁呢?
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
前两位竞争者过于鲁莽,因此她吸取了教训,行事更加谨慎。
她首先吸取了克里斯蒂娅·弗里兰的教训,增加了国防开支,使其达到了GDP的2%。
平时呢?
她也不张扬,而是默默支持乌克兰。
在援乌排行榜上,小小的丹麦竟然名列前茅!
还有一件事也很重要:在“北溪”管道被炸事件中,她默默地为某些人擦了屁股!
要知道,这条管道就是在丹麦海域被炸的!
丹麦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调查!
这算是纳了投名状!
之后呢?
她还去了美国,与拜登会晤了近两小时,并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进行了单独会晤。
可以说,她专门去美国进行了一场“面试”。
这心思动得真是绝了!
拜登呢?
据说对她非常赞赏,认为她成熟稳重,善解人意,对她寄予厚望。
梅特·弗雷泽里克森的这番操作,让另一个人坐不住了。
她是谁呢?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七个葫芦娃的母亲。
她今年即将卸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必须找到新的出路。
她早就盯上了北约秘书长这个职位!
更何况,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她一直表现得非常强硬,带领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对美国可谓忠心耿耿!
甚至有不少欧洲人骂她:你就是个拿着美国护照的“欧洲人”,怎么可能维护欧洲的利益?
但冯德莱恩从不理会这些批评。
为什么呢?
北约秘书长这个职位,最终谁说了算?
美国啊!
欧洲人的看法重要吗?
不重要嘛!
但她的这番操作让美国人有些犹豫: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固然成熟,但论亲美,还得数冯德莱恩啊!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突然有人站出来,把冯德莱恩告了。
是谁呢?
比利时智库专家弗雷德里克·巴尔丹!
他指控:在疫情初期,冯德莱恩曾违规与美国企业谈判疫苗采购,导致欧洲民众购买高价疫苗,而她与美国医药集团从中获利颇丰!
关键时刻出现这种事,显然背后有推手!
弗雷德里克·巴尔丹背后肯定不止他一个人!
这等于是在警告冯德莱恩:如果你再不收手,我们就要出手了!
说不定还会搞反腐调查!
这种事,冯德莱恩早年就经历过。
她曾担任德国国防部长,正当她雄心勃勃想要成为默克尔的接班人时,突然有人爆料,称她的博士论文大部分是抄袭的!
她立刻识相地放弃了这一念头。
后来呢?
对方也没有继续追究,于是她顺利担任了欧盟委员会主席。
因此,当弗雷德里克·巴尔丹站出来后,冯德莱恩立刻识趣地选择了沉默。
到这时,按理说,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几乎稳操胜券了。
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就在北约秘书长职位即将到手之际,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他是谁呢?
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
我之前提到过:在俄乌冲突中,英国表现得比美国还要积极,比如不遗余力地为乌克兰提供援助,成为乌克兰的第二大援助国,承诺的援助数量也非常庞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