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历时近两年的文案营销,耗尽了上百万玩家对真诚运营商的感动与情怀,创造了小型工作室预约奇迹的《魂之追梦》,在短短几分钟内,成为了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手游笑话。
不久前,一家二次元手游小厂遭遇了黑客勒索。黑客入侵了服务器,几乎删除了《英灵召唤师》的所有玩家数据,甚至连备份文件也没放过。开发商为了保住玩家数据,不得不支付赎金。
然而,这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赎金是交了,但数据还是被彻底删除了。
对于国内的中小游戏厂商来说,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
2025年上线的《奕剑行》,在开服当天就遭到了知名黑客组织ACCN的DDoS攻击,最终选择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将联机对战改为单机版,并退回了所有用户充值,坚决不给黑客一分钱。
上周,又有一家公司声称遭到了ACCN的攻击,并决定不向对方妥协。
然而,这次并没有太多玩家买账。许多人的评价是:黑客攻击别人是勒索,攻击你们则是帮玩家脱离苦海。
究竟是什么游戏让玩家如此痛恨?这还得从游戏的简介说起:
游戏简介中开发者的话,堪称Gamer煽情小作文的教科书,情感共鸣拉满,未来展望惊人,每一句都像是肺腑之言,每一条都是惊人决定,仿佛在描绘一个充满热情的游戏开发者,一群网游界的新希望。
你哭了吗?反正我没哭,甚至有点想笑。
回到最初,这款游戏还叫《代号:X魂》。
当时,“代号XXX”的名字太多,遭到了社区用户的吐槽,开发商才将名字改为一个单字:魂。
及时的反馈,诚恳的态度,足以服众的解释,《魂》的官方给出了许多游戏运营可以学习的回答。这种态度赢得了玩家的好评,也为他们积累了不少口碑。
有句话说得好:以真心换真心。如果开发商愿意用真诚的态度面对玩家,那么玩家自然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官方,至少在舆情上是如此。
许多人相信,这群开发者是真的想要打造一个简介中描述的MMORPG手游,以至于许多人提前给出了高星评价。
在第一次测试之前,改名后的《魂》已经有了94万以上的预约——几乎破百万,长期评分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8分。
我截图时,评分已经跌到了9.0。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网易全力宣传,IP运作,4年8亿投入,打出“会呼吸的江湖”口号的《逆水寒》手游,在TapTap上也只有157万的预约。
这款游戏凭借真诚的态度,在首测前就拿下了大半个《逆水寒》手游级的预约。
你很难找到如此成功的手游。
万众瞩目的11月5日,它开测了。
传说中具备自由捏脸、开放世界、全部掉落、没有体力、自由交易、画面真实,甚至不逼肝、不逼氪的“传奇”MMO手游,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这里放出一段当时内测的视频节选:
图源:B站@妄想山海玉墨
评价为“依托答辩”。
游戏的整体模式仿佛十年前的网游,画质和贴图更是粗制滥造,全程自动传送、自动吃药、自动打怪。
甚至你去体验里面所谓的自由抓坐骑系统,在卡顿中打残一匹马,将它成功收服后才会发现,这匹马原来只能用7天。
更可怕的是,就这样的测试内容,测试资格一度炒到了300元一份。
这就是当代宣发文案的魅力。
不过,低下的首测质量并没有影响到《魂》。因为他们非常精通手游平台的小操作:首测版单独建立了一个新游戏。
这就导致虽然其首测评分以光速坠落到4.8分,但基本上没有影响到本体的营销。待到测试一结束,把这个测试服下架就可以了。除非你是参与过限量首测的玩家,又或者在其他社区看到过他们上传的视频,不然大部分玩家其实不会注意到首测暴露的种种问题。
更鸡贼的是,他们甚至给本体换了个名字,又改名成了《魂之追梦》。
你画饼一整年身败名裂的是《魂》手游,和我《魂之追梦》又有什么关系呢?
社区运营方面,除了控评以外,失眠工作室也创造了多个语气相近的人格化账号:例如“老魂淡”“小魂淡”“魂·蛋”,等等。主打一个见面给自己一耳刮子承认错误,一切都是我们有所不足,但是各位要相信我们的真心啊,我们是真的想打造一个好的江湖!
它们的主页不仅有各种看起来非常专业的测试报告和研发情况说明,时不时还要拉大家探讨一下:
“玩家们,我问你:不卖数值的意义是什么”
一套套的游戏概念和理想大饼,唬得社区里大部分不知情玩家团团转。
许多人还以为真的有那么一个完美的MMO世界等着他们,甚至给自己的朋友一路安利,并与官方一起同仇敌忾,抗击一些“莫名其妙就来黑这个游戏的黑子”。
时间很快来到了公测当日。这时的《魂之追梦》势头之足,已经直接冲进了TapTap新游排行榜的第三位,只有《重返未来1999》和《崩坏:星穹铁道》的数据比它高。
谎言总有戳破的一天,《魂之追梦》总不能拦着玩家不让他们进去吧?只要玩家进去好好玩一玩,那总归不就知道这游戏到底怎样了?
别急,他们进不去。
是的,《魂之追梦》官方承诺:如果玩家活跃30天不满意,可以包赔30元,但前提你得先能进去游戏。
事实上,大部分玩家根本进不去服务器,也不用谈什么创建角色了。于是,就有了最开头的那一幕:
“我们被黑客勒索了!”
原来,一切都是黑客干的。
最开始不明事理的玩家们还在支持,甚至还吸引来了一大波路人玩家前来声援,狠狠地炒作了一波热度。
但随着终于有人登入了服务器,评论区环境在当夜开始疯狂逆转。
其实这很正常。虽然《魂之追梦》这套营销文案和长期运营玩得行云流水,几乎可以登上手游预热和营销的教科书。而这种基础下但凡他哪怕有一点质量,也不至于一丁点儿支持者都没有。
但《魂之追梦》做到了。它用自己的硬实力证明了自己真能做到一点质量都没有,成功拉满了运营部门的血压。
毕竟,这款不逼氪、不逼肝,拳打传统恶臭运营,脚踢大厂逼氪套路,追求真实和优质的游戏,长这样。
运营技巧不是魔法,打感情牌能锦上添花,但也不能逆天改命。《魂之追梦》的实际体验完全就是3D版的仿“传奇”类游戏,甚至还有严重的配音与文案冲突问题,明显是挪用了其他项目的素材。
更狠的是:
开发者在简介里豪言壮语的那几段话,别说把饼做出来,恨不得全部反向做到。
无副本?正确的,因为改名叫做秘境。
无体力?没问题,改个名字叫精力值,放进各种日常任务里。
自由扮演NPC?你必须先完成等级,前置日常等等一些要求后,才能加入申请列表,然后由投票来决定扮演,而且最大的意义只是让你体验一个这个角色的模型和技能。
不逼肝不逼氪?15个装备格子,20级强化,打孔、合成、一个不少。
氪金购买的坐骑、时装,更是不能缺席。
所谓的大型开放世界探索要素,连RPGmaker小游戏都不如,起码那些游戏还会在岔路给你放个宝箱呢,而不是把多块地图加载在一起,然后再配上空气墙。
图源:B站@某麋鹿
最后,我不信他们的邪,亲自体验了一下这款游戏。
全程自动寻路,自动探索,自动交接任务,自动跑图,还有10年前级别的战斗系统。
唯一实锤那些UP主说错的一点是:
不好意思,开场打的那匹马,已经不是7天了,而是只有3天。
关闭游戏,打开评论区,全部都是一星的阴阳怪气。如果不是因为TapTap有激情评分保护机制,它可能会被自己引流来的玩家一口气给砸进一分去。
不要说服务器压力了,以这个玩家留存的情况,哪怕真被黑客攻击了,说不定都不会影响游戏的运营。
一场持续近两年的文案营销,透支上百万玩家对真心运营商的感动和情怀,创造小型工作室预约奇迹的《魂之追梦》,就这样在成百上千的一分中,化作了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手游笑话。
只留下一群也许再也不会相信开发商真心话的伤心玩家。
借用一句B站的评价:
“黑客攻击这游戏,都得被同行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