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笑话精选3000则(父子笑话段子幽默笑话集锦(民间篇))

买老子

某日,魏国贞路过一家茶馆,目睹几位财主饮茶后互相推诿不愿付账,便走进茶馆对他们说:“喂,别推来推去了。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听完后看你们还愿不愿意付钱。”从前有一对父子,家境富裕。儿子成家后便分家独立。几年后,父亲的钱财逐渐耗尽,而儿子却越来越富有。一天,父亲向儿子要钱,儿子拒绝,父亲只得哀求道:“这样吧,我卖一辈给你!”儿子听后欣然同意,给了父亲一笔钱,买下了辈分。从此,他们以兄弟相称。父亲挥霍无度,不久又花光了钱,再次向儿子提出卖辈。儿子再次付钱,于是父亲成了儿子,儿子成了父亲。后来,族长得知此事,责骂儿子:“你这逆子,乱了宗族规矩!”儿子不服气地说:“我这老子是花钱买的,又不是偷抢来的!”族长怒斥:“有钱就能买老子吗?像你这样,有钱人岂不是能买九百个老子?”儿子满不在乎地说:“你有钱也可以去买,何必管我?”族长无奈地说:“好吧,既然你不愿出钱,那就留着钱去买老子吧!”听到这里,一位财主恍然大悟:“哎呀!我们又被魏国贞骂了!”等财主们反应过来,魏国贞早已离开茶馆。

汤建文嘲老学究

清朝时,丹阳西门有位私塾老先生,酷爱作诗。一天,学僮端来一碗粥,老先生不急着吃,反而吟出一首《粥诗》:“瓯米煮成一碗粥,西风吹来浪波稠;远望好似西湖水,缺少渔翁下钓钩。”恰巧秀才汤建文路过,笑道:“老先生,一瓯米煮成一碗粥,粥还稀吗?你这书房门朝东,西风从哪儿来?西湖离丹阳千里之遥,你在书房能看见?你说缺少渔翁下钓钩,这碗边怎么站人?”老学究不服气地问:“就算我的诗不通,你说这《粥诗》该怎么写?”汤建文吟道:“数米煮成一碗粥,鼻风吹来两条沟;近看好似团圆镜,照见先生在里头。”老学究自愧不如。

吃不吃不要紧

放牛娃小狗每天为财主放牛,还要干许多杂活,但一日三餐只能吃长工们剩下的残羹剩饭。财主却说:“你年纪小,活路轻,吃不吃不要紧。”潘曼看在眼里,心中不平,便帮小狗出主意。一天,小狗砍了些水杨柳,编成牛嘴笼套在所有小牛的嘴上。晚上财主见了,气得责问小狗。小狗说:“小牛不会犁田,吃不吃不要紧。”财主怕他把牛整死,只好让他和长工们一起吃饭。

比蝈蝈

有个财主胖得像猪,整天无所事事,喜欢养蝈蝈。王黑小捉了只蝈蝈,故意掐掉发声器官,拿来和财主比。财主正在吃饭,看了看蝈蝈,不屑地说:“这蝈蝈不会叫,养它干什么?”王黑小看着桌上的酒菜,微笑道:“别看我这蝈蝈不会叫,可吃得好!”

左手吃饭

一天,至聪木匠为财主家干活。吃饭时,财主想捉弄他,故意把筷子摆在碗的左边。至聪木匠便用左手拿筷子吃饭,吃得很慢,半天过去了,还坐在席上。财主急了,至聪木匠笑道:“老爷,对不起,我师傅从没教过我用左手吃饭。”

巧答

一个喀迪和一个商人同朱哈边走边聊天。喀迪和商人想讥讽朱哈,故意问道:“言多有失,你在讲经时就没说错过吗?”朱哈答道:“是的,确有说错的时候,比如有一次我就把两喀迪在火狱里,说成一个喀迪在火狱里;把奸夫一定入地狱,说成商人一定入地狱了。”(在阿拉伯语中,商人和奸夫的发音相近。)

吹牛

一天,一位信仰天主教的修道士哈姆扎对朱哈吹牛说:“天下天上的事,没有我不知道的,天下天上的地方,没有我不能去的。朱哈,难道你除了会说笑话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本事吗?如果你有,说给我听听,我们互相求教。”朱哈说:“你先把你的本事说给我听听,我先向你求教。”哈姆扎信口开河:“我的法力广大无边。天天夜里,我都飞向太空,登上最高一层天,自由自在地在天宫里遨游,随意观赏那里的种种奇迹……”朱哈不耐烦地打断他:“你遨游太空时,有没有感到一种什么软东西拍你的嘴巴子吗?”哈姆扎说:“那当然有。”朱哈接着说:“你知道那软东西就是我的两只手。”

“偷饭贼”

吉四六家很穷,一回村里财主家办喜事,托他到镇上去买鱼,办完事后财主给了他三、四条鱼作为酬谢。四六的妻子见到鱼非常高兴,他却满脸愁容,两眼直呆呆地瞪着鱼。突然他大喊一声“偷饭贼!”随即把鱼使劲扔在地上。妻子感到莫名其妙,他说:“这样香的鱼下饭,起码要多吃两倍的饭,纯粹是偷饭贼!”

郑板桥送贼诗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对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气。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知府想:“我何不让他以蟹为题,即席赋诗,如若作不出来,我再当众羞他一羞,也好出出我心中的闷气!”于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说:“此物横行江河,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何不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以助酒兴?”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知府十分尴尬。

指路

有两个走山串寨做买卖的商人迷了路,又渴又困,碰巧遇上隆姆轿,便向他问路。隆姆轿给两个商人指了一条羊肠小道。两个越走越荒,双手双脚被划破,满是血痕,赶忙转回头来怒斥隆姆轿骗了他们。隆姆轿笑道:“我指的正是你们想走的财神路哩!如果指平阳大道,你们进大村、赶大圩,拿三根针能换一斤棉花?两盒洋火能换一张虎豹皮?三个铜毫子能买一个熊胆?”

真老乌龟

宰相庆祝八十大寿。为借机发财,便不管亲疏远近,到处发请帖。纪晓岚对此十分不满,到寿辰前一天打发人送去大红幛一个,上写四个大字:“真老乌龟”。宰相见了,十分恼火,届日,请纪晓岚当面解释。纪晓岚从容地说:“君为前朝老臣,年且八十,是为‘老’;世世代代乌纱盖顶,是为‘乌’;自古以来,龟鹤齐名,都是高寿的象征。魏武帝是何等人物,尚且称颂龟为神龟,欣逢老相国寿辰,以此神物祝颂,当为不妄;‘真’者,实实在在,当之无愧之意也。”经他这一解释,众人哭笑不得。老宰相有苦难言,一时想不起合适的对策,只得改容相谢。

不下驴

有个小伙子,骑驴赶庙会,迷了路,遇上了宋丑子,就在驴背上吆喝道:“哎!赶会往哪儿走?”宋丑子见他一不称呼,二不下驴,便假装没听见。小伙子又嚷道:“你耳朵聋啦?”宋丑子停下来说:“别见怪,我有急事哩——我的驴下了头牛。”“驴下了头牛?它为什么不下驴?”“啊!小伙子,没想到你还知道下驴。”小伙子这才醒悟是自己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