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纬创投的企业入驻企业家卢梵溪参加了由娱乐资本论主办的“2025纯网内容新趋势论坛暨白皮书发布会”,并围绕“网生内容迎来年轻人资本化”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他表示:“我出身于内容创作领域,在优酷的这些年里,深刻体会到内容生产者在各个阶段的痛点、团队的需求以及资本的需求,同时也见证了互联网对内容行业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在经纬创投担任EIR期间,我明显感受到资本和人才正大量涌入网生内容领域。我之所以选择成为EIR,正是为了与那些等待被发掘或正在崛起的团队共同成长,这是我长久以来的愿望。通过资本的力量,找到那些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人和团队,在他们最艰难的早期阶段介入,并为他们连接各种商业机会。”接下来,他详细分享了自己的思路,Enjoy:
大家好,我是卢梵溪,一个不太出名的90后处女座。今天在座的许多嘉宾都来自内容领域,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平台,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做平台,都需要有情怀的人。但今天来到这里的人,其实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赚钱。我们既追求情怀,也不忘赚钱,两者并不冲突。既然要赚钱,那就需要找到赚钱的简单逻辑。因此,我今天要讲的是:网生视频内容正迎来年轻人资本化的狂欢时代。
资本的大规模介入是一个领域开始规模化和货币化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网生视频内容?过去,我们将“网生视频内容”更多地定义为传统电影、综艺、娱乐、动漫、音乐等领域,典型如视频网站购买的内容。而如今的“网生视频内容”,更多指的是由网生导演、团队和内容在网络中成长、孵化,并在垂直领域实现“变现”的内容。
我曾经也是影视圈的一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刚入行时,由于资金匮乏,我的师兄王小帅去拍广告了,而我自己的毕业作品是靠卖血两次才凑够钱完成的。我们那一代内容人有两个特点:特别穷但特别骄傲,我们以为站着就能等到投资人和广告主上门。后来发现,影视人跪下了,因为没有钱。业界流传着很多段子,比如只要让投资人指定的美女出演,就能拿到投资,于是大家跪下了,甚至有些人躺下了……
七年前,我加入优酷土豆集团,当时还需要向大家普及“病毒视频”的概念,整个视频行业还没有自制内容的概念;六年前《老男孩》问世时,我们还在研究如何定义它。我们每天与客户、导演讨论新词,普及网剧和新电影的概念。当我们自认为已经完成了“行业闭环”时,其实还差最后一个环节——资本的介入。我们制造了爆款,有了代表作,媒体在过去几年中对“老男孩”“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等IP进行了大肆炒作。但为什么网生视频领域没有出现规模化、多元化的变现浪潮?因为我发现,最聪明的人是资本家,如果资本没有进入这个领域,说明这个领域还远未达到可以规模化复制和盈利的阶段。但现在,资本来了。
三年内,网生IP的内容产值将突破一百亿
让我们看看这两年网生内容IP的表现。
2025年,微电影《老男孩》在优酷上线,经过五年时间,2025年第一部由网生视频IP改编的院线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上映,票房达到2.2亿,占当年中国电影总票房296亿的0.7%。
2025年初的网生IP电影《十万个冷笑话》虽然票房只有1.2亿,但成本仅为一千万,此前动画领域一直有6000万票房的瓶颈,这是一个突破;到2025年中,由《屌丝男士》衍生出的《煎饼侠》票房达到11.6亿,位列2025年电影票房第8名,成绩非常亮眼;《万万没想到》从最初的网剧发展到今天的电影,票房超过3亿——要知道三年前,我还在与叫兽商量是先用数十万拍出来,还是找到投资后再做,当时样片的所有场景都是在三里屯的临时办公室拍摄的。
可以看出,我的关注点集中在网生视频领域的IP。2025年,当我们刚开始制作《十一度青春》微电影,并从中孵化出《老男孩》时,大家还认为互联网做影视内容是不靠谱的,认为互联网只是影视内容的盗版观看集散地;随后网剧和微电影数量逐渐增多,大家又觉得网生视频可能只是年轻人的消遣娱乐,难登大雅之堂。直到2025年,网络自制内容成为主流,各大网站开始发力。2025年,全年电影票房约为430亿,网生视频改编的电影已占到4%的份额,约16.8亿。五年时间,网生视频的威力开始显现。
三年后,或者说五年后,网生视频改编的大电影在票房中能占多大比例?这个数字我无法准确预测——但我有信心,三年后,根据网生视频衍生的大电影票房收入单年度将超过100亿。
娱乐行业进入春秋时代,谁是搅局者?
娱乐产业的搅局者可能是谁?以前我入行时,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影一统天下,其他公司都是为它服务的。后来进入战国时代,包括中影、光线、华谊等公司,但如今又进入了春秋时期,每天都能听到各种新成立的影业消息,我一周内参加了四个影业成立仪式。整个娱乐行业进入了春秋时期,搅局者众多。
娱乐行业以往是自上而下建设的。从国家到大财团,再到大平台,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在今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5年,播放量最高的十大网剧中有7部来自网络IP的改编,如《盗墓笔记》、《心理罪》、《暗黑者》等。而在电视剧领域,今年的现象级电视剧《花千骨》、《琅琊榜》也均来自网络IP,由《花千骨》改编的手游月流水超过2亿元。一系列网生视频领域的公司今年开始加快资本化步伐,如《十万个冷笑话》的出品方有妖气被奥飞以9.04亿人民币收购;万合天宜刚刚完成B轮融资;暴走漫画也完成了一轮融资,估值达数亿美金。这些力量很可能在两到三年后成为整个影视互联网行业的搅局者。三到五年后,100亿的电影票房规模,很可能就在这些公司中诞生。
2025年的另一个现象是:一些传统主流媒体的专业人士,如马东老师,从央视转战爱奇艺后,制作了现象级节目《奇葩说》,今年也带领团队独立创业。米未传媒有望成为娱乐领域不可忽视的公司。再比如吴晓波和秦朔,两位传统媒体界的大佬,今年也开始涉足网生视频领域。他们是最了解商业趋势的人,在这个年纪投身这一领域,显然是看到了它的爆发性增长。
除了这些“大人物”,网生视频领域的另一个特点是——英雄不问出处。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作为经纬中国的EIR,今年我们投资了一家在网生视频领域布局的公司:壹酷文化。他们专注于整合全网网生内容,从中孵化、培育未来的IP和人才,他们的口号是“每壹个人都很酷”,强调网生视频领域个体的力量。从经纬中国投资至今半年时间,他们已经签约超过200个网生内容提供商,历史播放量达到60亿,粉丝覆盖量超过1000万。
网生内容的兴起,是素人的狂欢
当然,有人会说这些只是偶然现象,那么让我们看看,很久以前,这些视频英雄是什么样子的?
叫兽易小星:十年前,他只是湖南的一名工程监理,每天在工地上工作,业余爱好是在猫扑和土豆上戴着面具解说游戏。
大鹏:他曾经是搜狐娱乐频道的一名编辑,与娱乐圈最近的距离是编辑娱乐圈的文章和视频。如今,他是2025年电影票房第八名的国产电影的导演。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曾经只活跃在网络上,因为更大的舞台还没有接纳他们;曾经制作粗糙,因为没有足够的条件展示;曾经是笑话加段子,因为没有观众能够接受他们的梦想和情怀。一旦给他们机会,你就能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积蓄已久的爆发力。
刚才提到的这些人,是否只是个别案例?我们可以再看一些尚未被大众熟知的例子。
牛男:这是一个由台湾男孩和美国华侨男孩共同创立的专注男性健身视频的公司。截至目前,牛男在优酷上的播放量达到16.8亿,拥有57.5万粉丝,几个月前他们开始建设微信公众号,现已拥有50万粉丝,刚刚过去的12月,他们推出了自己的App,上线一个月,注册用户超过20万。
何仙姑父:三年前,一个小男生到济南有线电视台实习,想自己做点事,于是开始制作在电视剧中找穿帮镜头的节目,他是这一类型节目在国内的鼻祖,在优酷上的点击量达到3.8亿,拥有94万粉丝,全网点击量超过20亿。去年获得天使轮投资后,团队从1人扩展到30多人,制作了《花千骨外传》等网剧,从找穿帮到做原创,他们的第一部网络大电影刚刚杀青,春节将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
司文痞子:他最早因2025年的一首歪歌《我爸叫李刚》而为人熟知,被媒体评为2025年十大网络神曲,恶搞配音《2025年微春晚》在优酷的播放量达到780多万次,位列当年短视频排行榜第二名。如今,司文痞子是著名的新媒体视频作者、网络作家和微电影编剧导演,他的自频道在优酷拥有2.1亿点击量,订阅粉丝达40万,河南方言网剧《净搁这乱哩》在全网的点击量已超过5亿。司文痞子出品的第一部网络大电影《净搁这乱哩之火坑救援》将在一月底全网上线,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刚才我列举了三四个不同领域的网生视频IP和团队,包括已经进入狂欢舞台的、正在路上的以及刚刚起步的。总体来说,这个领域已经开始了资本化进程。
这些案例不仅存在于中国,中国互联网的许多公司模仿了美国老大哥的模式和内容。去年YouTube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YouTube在美国实现了行业垄断,但众多小弟已经开始蚕食它的蛋糕。或者说,在它的生态系统之上,衍生出了许多小公司。
在美国,大约2025年就出现了MCN(多渠道网络内容发行商Multi Channel Networks)这种类型的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YouTube上的各种视频频道。其中典型代表是Maker,它管理5.5万个自频道,每月播放量达100亿,影响人群超过11亿,前年被迪士尼以9.5亿美元收购。还有专注时尚类的StyleHaul,专注美食类的TASTEMADE等,这样的MCN非常多,管理着数以十万计的网生视频制造者,美国的生态系统已经非常完善。
Variety(好莱坞《综艺》杂志)连续三年发布了14-19岁美国青少年最有影响力人物的排行榜,今年排名前十中有两位是传统明星,其余八位都是YouTube红人。其中第二名是PewDiePie,一个26岁的瑞典宅男,仅凭一台电脑,每天对着电脑介绍各种搞怪游戏的玩法。2025年他在YouTube上建立了自己的频道,仅两年就成为第一个突破1500万粉丝的网络红人,如今粉丝已达4160万。
这些人都是网生一代,年轻、自信、有自己的态度和认同感。几年前提到这些,可能还会受到质疑,但如今已无需特别强调。
文化产业投资人如何投好项目?为有潜力的年轻人服务
上亿的估值并不是最终价值,只是资本给你的信用额度,能把这些额度利用好,才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年轻人。对于我们来说,要投资就要拥抱年轻人。
如何拥抱呢?第一,从0开始,没有那么多1等着你。有一本著名的创业书叫《从零到一》。其实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创业者,都希望有跑出来的1,但对不起,真的没有1在等着你,能跑到1的已经是万里挑一了,这时候你是不是最土豪的或最懂他的那个?所以还是应该从0开始,慢慢培养,一起成长。
第二,从服务开始,没有舍,哪来得。这个世界已经不一样了,年轻人比谁都更有自己的世界观,不要讲“你是不对的”,可以让他做,做完之后,有了结果再给改进方案。我们之前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做的,争执不下,各有各的方案,就交给观众去评判。其实平台代表观众,通过大量数据验证此时此刻的观众更需要什么,平台会给你很多方案,关键是你的选择,你要的是什么。
最后,要从尊重开始,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规则。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规则。不可能用大炮打蚊子,要用苍蝇拍才行,但飞机来了还是要用大炮。这些都是各自不同的规则。所以我们对每一种新生的规则都要抱着尊重的心态。如果说我们想去拥抱年轻人,我们就要去舍,放掉我们的一些价值,遵循他们的规则,从尊重开始,而不是只有自己的规则。
我是70后处女座属兔的,但大家看上去都觉得我很年轻,因为这是我们这行的福利,天天跟90后、95后在一起,想不年轻都很难。想变年轻的办法就是跟年轻人在一起,无论是一个人、一家公司还是一个基金,都应如此。谢谢大家。
也许你还想看:
你还在烦恼招聘吗?这十个方法你都用了?
经纬丛真:成为“异类”
融资11亿人民币,我究竟做了些什么
一个媒体人,如何靠内容在资本寒冬拿到近亿元B轮融资?
O2O:没有人温柔对待才反而更强大